第十六章終登帝位
可是算過命了,都還行呀!
魏源嘴唇動了動,沒有言語。
匡源則勇於表現,他噗嗤一下跪下:“如今之計,只求殿下攝政,以匡國本!”
“我?我不行!”朱敦漢忙推辭:“魏國剛征服墨西哥,正亂著呢,我要回去處理國政,顧不了大明!”
“等陛下好些了,再有閣老們輔政,想必定然是國泰民安了。”
這番話,倒是讓幾位閣老臉色好看了些,但卻依舊改變不了如今的局勢。
故而,匡源忙眼含熱淚,繼續道:“國賴長君,以佑萬年,臣懇求殿下攝政,以匡大明!”
彭蘊章見此,也嘆了口氣,撩起衣?雙膝跪地:“求殿下顧念億萬百姓——”
曾國藩也沒堅持,痛快地跪下。
魏源則苦笑連連,緊跟著跪下。
四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大明最有權勢的四個人,齊齊跪在他跟前,滿臉哀求之聲。
看上去都是頗為舒服,甚至讓人恍惚,但朱敦漢卻是堅硬如鐵:“這不符合規矩,也不在先帝的遺旨之中,孤不敢從命!”
匡源則抬起頭,驚訝的看著魏王:
您前兩天可不是這樣說的呀!怎麼到如今反悔了?
匡源更是懵了。
魏源則心頭一動,難道魏王真的沒有攝政的打算?
但是不對勁呀,這幾人怎麼串聯起來的?
曾國藩則心頭大震:“難道李鴻章說的是真的,魏王真的不樂於攝政,而追求的更多?”
氣氛就這樣僵持著,一時間兩方都沒有妥協的打算。
就在閣老們跪得雙膝冰冷的時候,忽然傳來了尖銳之聲:“太后娘娘駕到——”
“臣(侄兒)等恭迎太后!”
這般,太后辛氏就施施然地入得文淵閣,接受了幾人的跪拜。
她忍不住張望了一陣眼:這就是文淵閣?看起來也不咋地,太狹窄了。
大明五百年,她怕是第一個踏入文淵閣的太后吧!
當年正統初年攝政的誠孝張皇后(仁宗皇后),也沒有過這般。
不過,雖然大行皇帝崩殂緊促,嗣君還沒來得及對她進行加封,不然也是太皇太后了。
“娘娘!”眾人起身。
“哀家這次前來,倒是聽聞了前朝紛爭。”
辛氏坐在主位上,慢悠悠地說著:“聽說你們準備迎立魏王為攝政王?”
“可有這回事?”
眾人不敢言語,魏王則張口就道:“有這回事。”
他憤怒道:“這完全不符合祖制,侄兒根本就不會接受。”
閣老們看著魏王這番告狀模樣,皆瞠目結舌。
匡源更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真是惡人先告狀。
“真是胡鬧!”
辛氏繃著臉,呵斥道:“國朝五百年來,從不聞有攝政王之事。”
“且哀家聽聞,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待到陛下年歲漸長,諸位又置魏王於何地?”
“自古天家無私情,哀家不憚以惡意相猜,到時候免不了父子相對,朝政大亂了。”
“臣惶恐——”
“侄兒惶恐!”
眾人再次跪下,顫抖起來。
朱敦漢自然也不例外。
見到幾人跪伏,辛氏忽然話音一轉:“哀家之意,既然嗣君病篤,不如直接讓魏王即位,祖制上,兄終弟及,魏王最合適不過。”
“且,魏王雄才偉略,僅數千之眾,就打下了數千裡江山,吞併千萬大國,雄踞美洲,海內鹹聞。”
“無論是倫序,還是能力,魏王都是一等一的,哀家實在想不出他不即位的理由了。”
這驚天的逆轉,差點讓內閣幾人一口老血噴出來。
合著您比我們還要激進。
眾人的目光又看向了魏王。
魏王臉色惶恐,膝地而走,來到太后跟前:“侄兒惶恐,尺寸微光,哪能擔起大明這萬里江山,還望娘娘三思呀!”
魏源點點,張口再言,忽然就被魏王搶先了:
“況且,哪有父親搶兒子皇位的,說出去怕是讓我大明惹人笑話。”
這是我的詞呀!
魏源彆扭不已。
“嗣君只是在靈柩前即位,尚未舉行大典,既是佈告中外了,且嗣君體弱多病,難以行走,誰敢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