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場豪賭!新的難題!
“今我大明百姓之家,多為茅屋土房,家中儲糧,往往被鼠雀所害,致使糧食受損,又或蟲蟻所侵,或雨水淋浸,潮溼黴變,造成大量糧食浪費。”
“朝廷體恤百姓艱難,民生不易,特在各地新建大糧倉,設置糧食署,開辦糧食銀行。”
“凡我大明百姓,皆可將自家糧食存進糧食署,由糧食署代為免費保管。”
“開具保票,日後按票取糧。”
“凡存糧期間一切損耗,皆由糧食署承擔,與存糧人無關。”
“存多少糧,取多少糧。若有損失,由糧食署補足,保證存糧人的糧食不少一粒。”
“願意出售糧食者,亦可折算為錢財,開票取錢。”
“糧食為天下之根本,朝廷在此重申,糧價永不上漲。”
……
糧食銀行一成立,立即引發了無數百姓的熱議。
借倉儲糧這種事,在此時的民間並不罕見。
相反,還十分普遍。
但主要發生在鄉下鄰里之間。
比如隔壁家的房子相對較好,有地方可以儲糧,便將自己的糧食也借存在他家。
在鄉下農村,這類事很普遍。
都是鄉里鄉親,大多數還是親戚或本家,雖然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也不少,但另一方面,在許多事情上,還是會盡量互相幫襯的。
這與後世社會城市生活高度原子化,鄰里之間甚至彼此不認識完全不一樣。
但是,將自家的糧食放進官倉裡面儲存?
這能行嗎?
官府會不會趁機將糧食給侵佔了呢?
“你們說,這將糧食存進糧食署的官倉,真的可信嗎?”
“是啊,我總覺得有點放心不下。”
“對啊,萬一官倉將糧食給私吞了呢?”
“我說你們這些人,是不是也太過杞人憂天啦?這有什麼不可信的?你將銀子存進大明銀行的時候,也沒見你們擔心啊?這糧食跟銀子,不一樣嗎?”
“這倒也是,我就怕去取糧的時候,他們說我的糧食,被老鼠吃掉了多少多少,沒有那麼多了,那就虧慘啦。”
“不會,人家都說了,存糧期間的損耗,都由糧食署承擔,保證不少你一粒糧。”
“反正我是準備將大部分糧食都存進這個‘糧食銀行’的,我家那小破房子裡,老鼠太多了,溼氣又重。一年下來,糧食要被老鼠吃掉不少,潮溼黴變的糧食也不少,太令人心痛了。”
“糧食署新建的糧倉,那條件可真不是家裡能比得上的。家裡沒辦法防鼠蟲螞蟻,人家有辦法啊。家裡的糧食很容易受潮黴變,碰上颳風下雨的天氣,弄不好還得被雨水淋溼,人家也不會發生這種事。要我說啊,存進糧食署,確實是一樁好事。”
“可這好事,真的輪得到咱們老百姓嗎?”
“以前肯定不行,但現在還真不定。太孫殿下秉政,過去一年的好事,可沒落著咱老百姓啊。”
“是啊,太孫殿下從倭國得勝歸來,還給了咱們老百姓不少賞錢啊。”
“咱們那點賞錢算什麼,從前被倭寇搶劫的人家,賠償的錢,那才叫高呢。”
“這次興建糧倉,設糧食署,開辦糧食銀行,也是太孫殿下的主意,就是為咱老百姓著想,為咱們辦好事呢。”
“存糧同時開具糧票和錢票,取糧和取錢隨意,實在不行,就拿票去大明銀行取錢,銀行裡的錢總不會少吧。”
“對啊,糧食這麼穩定,取錢也一樣。”
……
民間百姓各種說法皆有,雖然有不少人還是不太放心,但前來存糧的人,也非常之多。
一方面是,普通百姓家的儲存條件是真的很差,存在自己家裡,被老鼠吃掉的,受潮淋雨黴變的……每年總有一部分糧食就這樣浪費了,令人心痛不已。
至於滋生蟲蛾飛蟻,那就更不用說了。
將糧食存進糧食署,由糧食署負責保管的話,就等於是憑空大賺一筆。
另一方面則是,過去一年中,在朱允熥的治理下,朝廷建立起來的信譽,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大大加深。
有了大明銀行的例子在前,百姓們對於糧食存進去後被侵佔的擔憂也降到了極低。
很快。
各大新糧倉附近,便擠滿了前去存糧的百姓。
較之大明銀行剛開業時不一樣,百姓們儲糧的熱情,剛一開始就達到了高潮。
短短几日,百姓存進糧食署的糧食,便超過了原來國庫儲糧的總和。
儲糧的熱潮,不僅沒有任何消退的跡象,反而仍處於不斷上漲中。
“想不到啊,我原以為勸說百姓將糧食存進糧食署,要費不少功夫呢。”
東宮內的書房中,朱允熥感慨不已。
楊士奇和夏原吉皆在旁邊坐著,楊榮則在下首揮筆記載。
他到朱允熥身邊聽命後,名義上的官職是東宮史官。
皇帝的一言一行皆有人負責記錄,名曰“起居郎”。
儲君的言行也有官員記錄,也就是所謂的東宮史官。
按規矩,起居郎和東宮史官應該是事無詳略,凡皇帝和儲君的事,全部都要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