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朱:咱要去見見朱孫!

 還需要更多運輸船,幫助運輸後勤物資,以及戰爭的勝利品,還有與大明之間的貿易

 這絕對是巨大的商機。

 要做成這樣的生意,就意味著要買船出海。

 勳貴們買戰艦,他們就得買商船,買運輸艦。

 海船的造價可不低。

 更重要的是,有資質有能力造大型海艦的,都是朝廷的船廠,要提早下訂單,才能搶得到船。

 於是,富商也紛紛開始籌集資金,訂購船舶。

 與此同時,大明日報上關於海外的描述,越來越具體,越來越詳細。

 在報紙的描述中,海外是一片富饒的“黃金地”。

 大明的商人,只要前往海外,就能獲取數不清的財富。

 福建人去海外“創業”,發家致富的故事,更是接二連三的登上報紙。

 有名有姓,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甚至還可以實地找真人驗證。

 真就是在海外創業,賺了大錢,衣錦回鄉了。

 只不過,其中經歷的艱辛苦難,被巧妙的隱藏了起來。

 對於葬身魚腹,或者死於海外的土著之手的人和事,自然不會去宣傳。

 輿論宣傳的導向性,在此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在大明百姓,尤其是勳貴富商眼中,海外有“金礦”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同時,報紙上還告訴他們,海外是未受聖人教外的蠻荒地,大明的讀書人,有義務去教化他們。

 就如同聖人教化世人一樣。

 誰能教化海外蠻族,誰就是立有大功德。

 儒家講“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去海外傳播聖人的教化,教蠻荒之地的百姓們接受儒家道德,讓他們都懂聖人的道,那便是集三不朽於一身。

 這是道德上的論證和宣傳。

 讓大家不揹負自己是去海外搶掠的“罪惡感”。

 對於這兩點,朱允熥實際上都是照葫蘆畫瓢,學當年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宣傳。

 當初,西方那群人,也是打著“傳教”的口號,從道德上樹立前往世界各地的信念。

 東方有黃金,海外有黃金,這則是西方大航海時代人人爭相傳播的實際利益。

 心理上有了“道德優勢”,又有“實際利益”引誘,雙管齊下,何愁大家不向往海外呢?

 有大明日報的加成,朱允熥宣傳起來的力度,非常之恐怖。

 僱傭兵團出海的消息,則是通過私下的渠道傳播。

 在得知勳貴們爭先搶後賣地籌錢之後,朱允熥更是令探聽司在暗中加大了宣傳。

 推波助瀾。

 於是,先是京城的富商們跟上。

 很快,勳貴們所在的老家的豪紳,也紛紛跟進。

 再到後來,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動下,形成了一股賣田地籌錢購船,準備前往海外的熱潮。

 抓住這個時間窗口,世界地圖在他的授意下,由《科學》期刊正式出版。

 大明的勳貴,豪商,百姓第一次知道,原來海外還有這麼廣闊的土地。

 與地圖一起出版的,還有各地風土人情,物資等介紹。

 當然,這些都是朱允熥模糊不清的回憶。

 只能說一下大致情況,具體的細節,還要等大家出海後自行探索。

 但這已經足夠了。

 有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大家都產生美好的期待。

 一些勳貴在私底下,已經開始劃分地盤了……

 出海一事,在朝廷還沒有正式公佈之前,就已經火爆無比。

 大量的田地被出售給朝廷,用以籌措出海的資金。

 想要訂購船舶的豪紳,直接將大明幾大船廠買爆了。

 大明製造局不得不緊急建設新的造船廠。

 出海,已經成了人心所向,眾望所歸。

 大家都在做著準備,等待朝廷正式公佈的那一天。

 ……

 此時的老朱,正在返回金陵城的路上。

 馬車滾滾前行。

 車內,老朱的撩開窗簾,瞭望著外面:“時間過得真快啊,咱離開金陵,一轉眼就幾個月了。”

 “咱們回去後,先不要急著回皇宮,去《科學》期刊的所在地,咱要見見那個朱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