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邊 作品

第474章 年終述職

 永樂七年臘月廿四清晨的臺北城,薄霧籠罩在平原之上,城中議事堂卻已是熱鬧非凡。年會的前一天,來自各地的明教代表紛紛抵達,有舟山軍各路大將,也有江南明教三路山寨的領袖,明海商會駐各地的都督甚至連遠在海外和內陸的盟友也派來了使節,浩浩蕩蕩的隊伍彷彿將整個明教的版圖在此匯聚。 

 與北方的慘烈景象相比,這片新生的土地上洋溢著難得的平安。街巷中鋪著石板,雖簡陋卻整潔乾淨。路旁點點燈火照亮了來往行人的笑臉,城中稻草壘成的屋頂下傳來家家戶戶準備年節的聲音,彷彿這片土地並非來自戰火紛飛的時代,而是一個久安盛世的祥和之地。 

 方夢華站在新修建的議事堂前,臺北四通八達的街道在她腳下延伸開去。這座城市大半居民是從河北、河東逃難至此的難民,有些人還帶著尚未平復的悲痛與憂愁,但更多的人已在這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他們正在為這個新家園的安寧與發展忙碌,逐漸從被金兵摧殘的記憶中走出。 

 「夢華姐!」一聲輕喚打斷了方夢華的思緒。她回頭,是梁紅玉。後者一身紅衣,笑容中帶著些許欣慰,「議事堂裡各地來的代表都已經到齊了。我們是否可以開始了?」 

 方夢華點了點頭,領著梁紅玉走進大廳。 

 議事堂的大廳中已經坐滿了人。舟山軍的將領、江浙各路山寨的頭領,以及河東、河北加入明教的義士們齊聚一堂。堂中還懸掛著用絹布製成的地圖,清楚地標示出明教當前的勢力範圍:浙東的舟山島為核心,東海群島為外延,向南擴展至福建臺澎,向北囊括了鯨海(日本海)和北冥海(鄂霍次克海)。而與之對比的,是大宋正逐步淪陷的大片土地,以及金兵如洪水般席捲中原的勢頭。 

 「今年雖有不少波折,但各位辛苦了。」方夢華在眾人面前坐下,語氣柔和卻不失威嚴,「今天的年會,是為了總結過去,也是為了展望未來。我們的敵人並未減少,金兵肆虐北方,南方的宋廷苟延殘喘,亂世的苦難才剛剛開始。但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希望的種子。臺北的繁榮,便是最好的證明。」 

 話音落下,堂內響起一陣掌聲。 

 呂師囊率先開口:「教主,臺北這一年收容了河東河北的近七十萬難民。雖然土地勉強足夠開墾,但糧食還是略顯不足,能否再從舟山那邊調撥些補給?」 

 方夢華點點頭,笑道:「呂護法放心,這件事本座已經安排妥當。舟山的新糧在冬至前已啟程,預計年關前可抵達基隆港。明年,我們還要將這片平原上的所有荒地都開墾起來。我們不僅要養活難民,更要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 

 接著,她轉向張孝純:「張市長,臺南的文教事務進展如何?」 

 張孝純躬身答道:「郡主,承您的指示,鄉校已初具規模,聘請的先生們也正在施教。目前雖尚不成體系,但已有不少難民子弟學會了識字與簡單的算術。若能在明年繼續擴充校舍,我相信能培育出一批初具才幹的子弟。」 

 方夢華滿意地點了點頭:「教育是根本,不能鬆懈。未來戰亂未平,治下必須有足夠的百姓理解我們的理念,才能維持真正的安穩。」 

 大廳之中,方夢華的目光掃過在座的眾人,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從達蓬山起兵至今不過短短五年,明教的勢力已經跨越江海,遍佈南北。然而,盛世未至,危機卻未遠。 

 俞道安率領的第一師是舟山軍的王牌部隊,此刻他正與海軍第一旅的李海交談,兩人時不時指著桌上的地圖,比劃著舟山群島與東海沿岸的戰略佈置。司徒芳的第四師代表臺澎駐軍,正與新任臺南市市長張孝純探討如何以鹿耳門為樞紐,將臺南平原逐步納入舟山軍的糧食供給體系。 

 「南路軍的呂護法也來了,真是難得啊。」第二師師長鄧榮輕聲對身邊的李天祐說道。 

 「難得?」李天祐笑了笑,低聲回道:「這可不稀奇,呂師囊要是真不來,恐怕教主會親自問罪了。福建雖是他的地盤,但畢竟是明教的旗幟在上。」 

 這話雖然輕,卻隱約點出了明教內部逐漸形成的微妙權力關係。舟山軍的直轄勢力和各地山寨之間雖同屬明教,卻因隸屬關係不同而漸生隔閡。方夢華對此心知肚明,但她知道,這些人尚且能來臺北齊聚一堂,說明明教內部的凝聚力仍未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