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李隆基點了點頭,“對這高麗必須要進行嚴厲的懲戒,否則無法重我華夏之威!”
“陛下所言甚是,臣打算待解決了安慶緒等人後,就出兵高麗!”
李隆基道:“征伐高麗,最好還是走海路,如今也該是整頓密州水師之時
了!”
李隆基說著話,心中卻是對另一件事已經下定了決心。
宣佈完對兩衛的封賞之後,李惲就帶著李隆基返回了長安。
李隆基此時的身體已經很差,回到宮中時已經感覺極其疲憊。
不過他只是用了些飯食,就連夜下詔命楊釗、崔圓、裴遵慶、李岫、李白以及三省六部諸長官以及宗室諸王入宮。
眾臣接到詔命之後,雖然感覺詫異,不過還是立即趕往興慶宮。
待眾人到齊後,李隆基讓高力士扶著自己站了起來。
“諸公,今日詔諸卿來此,是欲商議我大唐儲君之事!”
李隆基一開口就是王炸,所有人聞言都是臉色一變。
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如喪考妣,不過所有人此刻的心情都非常緊張。
所有人都安靜得等待李隆基的下文。
李隆基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朕以為秦王功高蓋世,若承繼大統,當可引領我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諸卿以為如何。”
聽到李隆基所言,丹陛之下李隆基諸子皆是面如土色。
他們雖然早就已經清楚如今大唐的局勢,但在挑明之前,他們還是心存一絲幻想的。
他們其實還是幻想著做一做漢獻帝的,雖然漢獻帝沒有實權,但好歹生命無憂。
而且名義上也還是皇帝,乃是天下之主。
李隆基此言一出,卻是讓他們當漢獻帝的幻想都給打破了。
幾兄弟皆是面面相覷,心底一片冰涼。
此時幾兄弟心中甚至對李隆基也生出了一絲恨意,不過更多的還是懼怕,幾兄弟似乎都有一種刀斧臨身的感覺。
李隆基見眾人都不說話,直接向楊釗問道,“右相乃百官之首你且說說!”
楊釗起身道:“陛下所言甚是,今觀秦王李惲,其才情橫溢,武功不下於太宗皇帝,實乃當世之英傑也,可為儲君!”
李隆基點了點頭,“崔圓你是左相,你也說說!”
這崔圓,字有裕,貝州武城人。出身於清河崔氏青州房。
崔圓曾迎奉唐玄宗入蜀,後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劍南節度副使等職務。
屁股決定腦袋,因為出身的關係崔圓其實在內心中一直對打壓限制世族的李惲心有不滿。
不過因為李惲手握刀把子,是以一直把這種不滿影藏在心底。
崔圓內心雖然不希望李惲繼位,不過也不敢直接反對,在斟酌一番道:“秦王殿下,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智慧與膽識。
及長更是屢建奇功,無論是攻城拔寨,還是領兵禦敵,皆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其軍事才能,早已為我朝上下所共知,實為難得的將才……”
崔圓表面雖然一直在讚美李惲,但其實一直在強調李惲乃是將才。
崔圓之言,聽得李隆基頻頻皺眉。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隆基就打斷他的話語問道,“爾之意是,秦王不適合為儲君,既然如此爾以為何人比秦王更合適……”
“這!”李隆基的質問卻是一下子讓崔圓額上的冷汗都冒了出來。
“哼!”李隆基冷哼一聲,對這些世族李隆基其實心中也不滿。
如今天下之人其實都已經漸漸明白安祿山叛亂的本質,也明白其背後的支持者是誰。
李隆基同樣明白,安祿山的這場叛亂其實與隋末之亂沒什麼不同。
李隆基這時又轉向裴遵慶道:“裴公以為如何?”
這裴遵慶,字少良,絳州聞喜人。出身於河東裴氏。
裴遵慶初以門蔭入仕,曾任興寧陵丞、大理寺丞等職務,後遷吏部員外郎、徐州刺史。
李隆基還都長安後後,他被任命為給事中、尚書右丞、吏部侍郎,韋涉死後拜
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裴遵慶雖然同樣出身世族,不過其與崔圓還是有許多不同,其也比崔圓更加開明。
一直以為他都是全力支持李惲的改革,甚至早在擔任徐州刺史時就曾上書李隆基限制世家豪強的權力。
也正因為如此,他也成為了世族中的異類,被諸世族敵視。
他起身之後先是向李隆基一拜,接著又向眾人拱手行了一禮。
“秦王殿下深諳治國之道,殿下曾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擔任朔方節度使之時……就大力發展農耕,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
其仁政之舉,深得民心,為我朝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陛下,儲君之選,關乎國家之未來。秦王殿下功高蓋世,才德兼備,實乃當立為儲君之最佳人選。
他若能承繼大統,必將引領我朝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李岫這時也起身道:“陛下,裴相所言甚是,秦王殿下英明神武不下太宗皇帝,實乃儲君的不二人選……望陛下以國家大局為重,立秦王為儲君,以安天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