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的冷麵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非我之我

    既然是要完成“人”到“非人”的轉變,自然會產生一個問題——成為了“非人”之後,我還是原來那個我嗎?

    答案是否定的。

    但事在人為,想要保持自我還要蛻變為非人,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關鍵點便在於藉助。

    當然,這裡只是超凡技術借用心理學的名詞來表述自己的思想,它並非是表達心理學中的那個意思。

    人的意識是會受到群體無意識的影響和“反塑造”的,人固然是社會動物,但社會的成功者其意識必然是不可能完全符合社會意識的期待的。

    換句話來說,在某個社會中,社會意識一般認知中的成功者是需要具備構成社會意識的“普羅大眾”所沒有的超凡品質才會被“允許”成功的——我們暫且將這種社會意識中的成功者稱之為道德完人。

    在社會意識中,只有道德完人才配成功,不是道德完人的成功者,都是“德不配位”的。

    但用屁股想都知道,現實社會中那麼多的人士,難道都是道德完人?根本不可能!

    在的這種情況下,社會意識就會對其進行“反塑造”,通過輿論以及別的方式讓成功者“成為”道德完人。

    成功者自然不願意做道德完人,這時候便要拜託人格面具出場了。

    人格面具是人在公共場合中表現出來的人格表象,  其目的在於表現對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會認可,像是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人上人們往往都會宣傳自己有多麼愛護窮人,  好做慈善,  就連古時鄉賢也會鋪路修橋,  災時施粥呢,  這就是為了對抗社會意識的反塑造而為自己帶上的人格面具。

    那麼,如果將這些名詞換成成超凡領域的詞彙,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只有完美主思維體(道德完人),才能被靈能(群體無意識)承認,在超凡領域繼續前進(獲得成功),但如果靈能發現你的思維並不適配完美主思維體,就會對你進行反塑造,而這個時候,如果不想變成“非人”的話,就需要戴上人格面具。

    即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