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弄沫 作品

第453章 出事了

這部分人主要是不相信軋鋼廠有如此雄厚的資金用於打造工業區。

而軋鋼廠逐漸顯露崢嶸的動作恰恰就是在給集團化項目鋪路宣傳。

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實力都顯露出去,一點點,一塊塊地做,持續推動這種宣傳攻勢,讓更多的人認同軋鋼廠。

為什麼軋鋼廠能在歷史洪流中勇爭先鋒,為什麼軋鋼廠在時代奮進中敢於創新。

三月份,就在各企業、工廠、單位開始陸續出現名目繁多的各種派類組織的時候,軋鋼廠已經走在了前進的路上。

這些單位搞的變革軋鋼廠在去年八九月份的時候已經搞完了。

該變革的也變革了,該經歷的也經歷完了,至少領先變革形勢半年時間,軋鋼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調整佈局。

而同樣在三月初,鋼鐵學院校長裴大宇一行人到軋鋼廠訪問調研,李懷德主持了招待會。

會議上,雙方對當前的發展形勢做出了意見交換和評估,就職業教育、工業發展、學生就業等問題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意向。

這次訪問調研充分體現了軋鋼廠在工業發展上的先進性和實驗性,更具時代發展的代表性。

紅星軋鋼廠副主任谷維潔隨後就相關合作項目組織回訪工作,與鋼鐵學院方面展開了談判溝通。

針對軋鋼廠已經開展的職工教育以及現有的教育基礎資源進行整合。

雙方共同建設紅星軋鋼廠職業教育學院、紅星軋鋼廠中學、紅星軋鋼廠小學、紅星軋鋼廠幼兒園。

構建完整教育體系,實現人才培養閉環,是此次談判的重點內容。

鋼鐵學院將在工業人才培養上對紅星軋鋼廠開放教育資源。

廠職工子女、三產職工子女以及調崗職工子女均有資格入學軋鋼廠現有教育體系。

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中學,再到職業教育學院,中學畢業優秀成績學生將以軋鋼廠定向培養的形勢送入鋼鐵學院進行教育。

剝離社會教育體系,獨立建立教育標向化人才培養方案,是軋鋼廠面向未來的最大一筆投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誰都沒有說過要破壞教育體系,只是說在變革。

軋鋼廠放棄對社會教育資源的依存和依靠,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人才培養渠道,就是一種保證未來發展人才不斷檔的必要條件。

教學樓是最先開始投建的,李主任的要求和安排。

襯托於工人新村、服務於紅星集團體系的教育結構擁有很特別之處,那就是一體化管理。

幼兒園、小學、中學,一直到職業教育學院都在一個大院裡。

教學樓不同,所屬活動區域不同,但擁有共同的師資力量管理系統和後勤服務保障系統。

鋼鐵學院將會提供優秀畢業生到教學崗位上,到管理崗位上。

作為交互合作基礎,軋鋼廠將會接收鋼鐵學院的學生進廠實習。

對工業項目將會展開進一步的合作研發,共同發展工業教學和生產一體化系統。

李學武並沒有參與到具體的談判工作,不過軋鋼廠這邊的教育培養計劃和實施方案他有參與編寫和討論。

此前韓殊便給他透露過消息,裴大宇之所以跟他見過一次面,表達了合作的意願後便沒了消息,是因為鋼鐵學院管理層有變動。

恰恰印證了韓殊的話,裴大宇再次出現,已經是以鋼鐵學院校長的身份到訪軋鋼廠。

不說身份變化,也不說過往的交流,李學武這個時候是不會主動去與對方攀關係的。

鋼鐵學院與軋鋼廠的合作壁壘已經被他打通了,剩下的僅僅是雙方領導就關鍵問題進行溝通和了解。

關於教學合作和廠校項目的合作,會在具體的實施方案敲定後,由雙方共同組建管理辦公室負責協調。

這一類的辦公室李學武已經不會掛名參加管理了,他手裡的工作太多,也太重要。

就在軋鋼廠與鋼鐵學院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後,華清大學也傳來了好消息。

應對學校滯留的第一批畢業生,根據教育系統給出的解決方案,學校擁有了一定的處理權限。

華清大學在徵求了畢業生代表和教授代表意見後,決定以支援建設的名義,向軋鋼廠派送85名相關專業優秀畢業生。

同時就軋鋼廠已經建成的車輛工程研究所以及其他研究所派駐研究人員和實習學生。

原本軋鋼廠就已經吸納了很多華清大學各專業師生來此實習和工作。

而這一次,華清大學更是分配了85個大學生名額到廠,甭說歷史上沒有,就是以後都不會多見了。

這年月大學生珍貴吧,華清大學的學生更珍貴。

一個專業才多少人,同一屆才有多少人,也就是鑽了教育系統管理出現空白的漏洞,這些本應該奔赴全國各地的人才被送到了軋鋼廠。

當然了,這85個名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願申請的,享受了廠裡給出的待遇,再對比其他單位,自然有舍有得。

況且軋鋼廠蓬勃發展在即,宏偉藍圖即將實現,誰都知道這個時候進入軋鋼廠是最佳時刻。

大學生進廠實習和畢業生分配進廠實習完全是兩碼事。

大學生無論怎麼實習都還是大學生,就像內側號,玩的多牛嗶到正式開始人生遊戲的時候都得清零重幹。

畢業生分配進廠實習就相當於公測,代表著人生遊戲已經開始了,所作所為都影響著此後的發展。

85名大學生,在三月份提前轉入畢業生分配進廠實習,可是給軋鋼廠帶來了大驚喜。

主管人事工作的谷維潔特別安排見了這些大學生,還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這些畢業生就是軋鋼廠發展的助推劑,就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基石,毫不誇張地說,有了這批大學生,軋鋼廠發展速度至少加快三年。

不是東西多了不珍惜,軋鋼廠這一次特別珍惜他們,按照畢業生所學專業分配到了對應的崗位上。

打破了以往的機關收、機關用的使用態度,真正做到了下沉基層,注重生產人才的培養機制。

李懷德為感謝華清大學的慷慨幫助,特別審批了30萬元研究經費撥付給車輛工業研究所。

李學武也聯繫了外商代表,按照車輛研究室提出的研究需要,使用外匯儲備購買一批專業教育教學工具,交給他們使用。

這項舉措被視為針對鋼鐵學院與軋鋼廠合作後,華清大學做出主動的回應。

同樣受到這一消息影響,鋼鐵學院在第一批滯留畢業生分配上,向軋鋼廠派送了76名畢業生。

去年軋鋼廠從全國鋼鐵學院以及其他專業院校總共才招收到了二十幾名大學生。

而今年僅從這兩所學校招收到的畢業生就破百了,真是好事他媽給好事開門,好事到家了。

為了不顯得厚此薄彼,李懷德又從特別經費中撥付了25萬元到職業教育學院,用於科研建設和教學建設。

谷維潔說合作的高校還是少了,要是再多一些,李主任的特別經費就見底了。

李懷德卻是擺手高興地講到,先進人才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優秀畢業生到廠工作更不能用單一標準來定義。

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在一次次的變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印證,李懷德自己是服氣了的。

業務上還好說,只要管住了人事和財務,擁有不缺幹事的人。

但技術上就很難說了,有些關鍵技術的突破說不行就是不行,就像數學,不行就是不行。

李懷德再能管人事和財務,技術上的難題也不是他的管理能解決的。

唯有人才培養,唯有科技創新,唯有技術儲備,唯有科學發展,軋鋼廠才能永遠走在行業的前列,佔據永遠的上風。

今年的100萬元科研經費基本上是不夠用了的,撥付給車輛工業研究所的30萬不可能夠。

但軋鋼廠得家底就這麼多,只能一步一步來。

電子工業研究所、食品工業研究所、冶金工業研究所等針對軋鋼廠發展需要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儲備和研究力量被創建。

初看如禾苗,鬱鬱蔥蔥,待風雨過後,陽光之下,必然結出豐碩的果實。

——

“注意著點吧,挺嚴重的”

秦京茹見李學武回來就要去看孩子,趕緊伸手給攔住了。

“抱歉抱歉,一時忘了”

李學武笑著擺了擺手,去了衛生間洗手洗臉整理個人衛生。

不是秦京茹替顧寧嬌氣,也不是剛生下來的孩子嬌氣,而是病毒嬌氣。

其實從去年五月份大學習活動開始的時候,各地就已經出現零星流腦病例。

而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進步師生全國遊活動中,成千上萬人四處亂走,全國流動,製造了醫療防控的困難。

直接結果就是從月初開始,新聞裡已經播報,各地均出現了特大範圍的流腦大流行。

這份數據中,其中多數還是青少年和兒童。

包括相當數量的全國遊人員。

流腦在後世不算特大疾病,但在這個時期致死率是相當高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傳染病多發於農村,而並非現在病例廣泛出現的城市。

至於說為什麼,不用想也知道了,很值得反思的。

秦京茹是家裡的大管家,在伺候顧寧月子期間特別注重衛生情況。

自從在廣播裡聽到了這條新聞,家裡所有人員的衛生防護情況都需要聽她的指揮。

真就去了對面顧寧的單位,找了傳染病防治科的大夫諮詢過。

你就說她得多軸吧,嚴格按照醫生給出的意見標準,李學武回家必須先洗手洗臉,整理個人衛生後才能上樓看孩子。

韓建昆比他更慘,有幾天甚至都不被允許進屋,攆了他回家吃飯。

還是顧寧看不過眼,主動說了她,這才算是允了韓建昆進屋。

不過活動範圍嚴苛地規定在了一樓,就是維修或者找什麼東西,都不能去二樓。

好傢伙,看著韓建昆委屈的模樣,李學武盤算自己也就是借了顧寧的光,否則家門都進不來,非叫秦京茹給攆出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