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 作品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
蘇軾一生七次被貶,就是七次美食探索之旅。
被貶到湖北黃州時,他寫下一首《初到黃州》,雖然也有些對自身境遇的不平,但很快又誇讚這裡的魚很鮮美,筍很香甜,吃貨眼裡的世界,大概要用口水去丈量。黃州豬肉質優又便宜,蘇軾便天天買來吃,還給豬肉寫《豬肉頌》。聞名“東坡肉”也源自於此,原始的做法比較樸實,將鍋洗乾淨,加少量水,豬肉放到鍋裡,蓋上蓋子燉夠火候即可。
如果按當時“東坡肉”的做法,根本不值一提,不就是白水煮肉嗎?最多放一點鹽提個味什麼的。跟五百年後的“東坡肉”炒糖色,加料酒,還有五花八門的一大堆香料,說是“東坡肉”其間不知被改良了多少回了。
再來看看被貶到廣東惠州後,蘇軾又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愛上了鮮甜的荔枝,所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吃荔枝要配肉才更盡興,蘇軾開發出了羊脊骨的新吃法:順著羊脊骨關節的連接處將其切成小段,用鐵鍋先小火燉煮一遍,撈出後澆上黃酒醃製入味,生炭火,烤羊脊骨,撒少許鹽烤至表面微微焦黃即可。
這不就是很普通的燒烤嗎?沒什麼特別的,可是在當時確是開創一種新吃法,荔枝配羊排烤著吃,味道的確很不一般。
另外也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在章子俊看來是食材高檔,加上古代全生態、無汙染,許多東西不需要調味就很鮮美,比如,“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淨了的,裡邊釀著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兒、糰粉裹就,香油煠、醬油醋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這是古代小說中描寫的,到了明朝中期後,特別是《紅樓夢》中一共寫到200多款菜點、茶、酒及飲饌詩文,細細探考,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食品,大多是揚州一帶的傳統美食,如雞油卷兒、風鵝、風雞、螃蟹、火腿鮮筍湯、茶麵子、五香大頭菜之類;柳嫂為芳官特製的“醃胭脂鵝脯”和“酒釀清蒸鴨子”;寶玉愛吃的“糟鵝掌鴨信”;王熙鳳給賈璉的乳母趙嬤嬤吃的“火腿燉肘子”;晴雯愛吃的“蘆蒿炒麵筋”;大觀園姑娘們愛吃的“麵筋蘿蔔炸兒”等等,這些食物,在當時長江下游地區文人雅士們的筆記、小說如《食憲鴻秘》《揚州畫舫錄》《調鼎集》《隨園食單》中多有提及。
看看這些吃食,不覺的很普通嗎?普通到往後全是在街邊小吃攤上隨便買,曹雪芹用來塑造妙玉脫俗超凡人物形象時的細節,“……雪村有水癖,雨時引簷溜貯於四五石大缸中,有桃花、黃梅、伏水、雪水之別,風雨則覆蓋,晴則露之,使受日月星之氣,用以烹茶,味極甘美”。在章子俊看來也沒感覺到什麼好喝,不就是把茶碗弄的高大上一點嗎?說不定這種積水裡面早就成了滋生蚊蟲的搖籃。
被貶到湖北黃州時,他寫下一首《初到黃州》,雖然也有些對自身境遇的不平,但很快又誇讚這裡的魚很鮮美,筍很香甜,吃貨眼裡的世界,大概要用口水去丈量。黃州豬肉質優又便宜,蘇軾便天天買來吃,還給豬肉寫《豬肉頌》。聞名“東坡肉”也源自於此,原始的做法比較樸實,將鍋洗乾淨,加少量水,豬肉放到鍋裡,蓋上蓋子燉夠火候即可。
如果按當時“東坡肉”的做法,根本不值一提,不就是白水煮肉嗎?最多放一點鹽提個味什麼的。跟五百年後的“東坡肉”炒糖色,加料酒,還有五花八門的一大堆香料,說是“東坡肉”其間不知被改良了多少回了。
再來看看被貶到廣東惠州後,蘇軾又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愛上了鮮甜的荔枝,所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吃荔枝要配肉才更盡興,蘇軾開發出了羊脊骨的新吃法:順著羊脊骨關節的連接處將其切成小段,用鐵鍋先小火燉煮一遍,撈出後澆上黃酒醃製入味,生炭火,烤羊脊骨,撒少許鹽烤至表面微微焦黃即可。
這不就是很普通的燒烤嗎?沒什麼特別的,可是在當時確是開創一種新吃法,荔枝配羊排烤著吃,味道的確很不一般。
另外也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在章子俊看來是食材高檔,加上古代全生態、無汙染,許多東西不需要調味就很鮮美,比如,“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淨了的,裡邊釀著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兒、糰粉裹就,香油煠、醬油醋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這是古代小說中描寫的,到了明朝中期後,特別是《紅樓夢》中一共寫到200多款菜點、茶、酒及飲饌詩文,細細探考,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食品,大多是揚州一帶的傳統美食,如雞油卷兒、風鵝、風雞、螃蟹、火腿鮮筍湯、茶麵子、五香大頭菜之類;柳嫂為芳官特製的“醃胭脂鵝脯”和“酒釀清蒸鴨子”;寶玉愛吃的“糟鵝掌鴨信”;王熙鳳給賈璉的乳母趙嬤嬤吃的“火腿燉肘子”;晴雯愛吃的“蘆蒿炒麵筋”;大觀園姑娘們愛吃的“麵筋蘿蔔炸兒”等等,這些食物,在當時長江下游地區文人雅士們的筆記、小說如《食憲鴻秘》《揚州畫舫錄》《調鼎集》《隨園食單》中多有提及。
看看這些吃食,不覺的很普通嗎?普通到往後全是在街邊小吃攤上隨便買,曹雪芹用來塑造妙玉脫俗超凡人物形象時的細節,“……雪村有水癖,雨時引簷溜貯於四五石大缸中,有桃花、黃梅、伏水、雪水之別,風雨則覆蓋,晴則露之,使受日月星之氣,用以烹茶,味極甘美”。在章子俊看來也沒感覺到什麼好喝,不就是把茶碗弄的高大上一點嗎?說不定這種積水裡面早就成了滋生蚊蟲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