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論人
沒人再反駁,於是文帝便蓋棺定論:“既然如此,這事便就此定下了,從今日起,若有人真心悔改服罪,就用不著闔族遷徙,若死不悔改,就換個地方好好思過。”
朝廷大政方略議定,之後便是具體的實施細則,此事依然由太子主理,再在兗州陳留郡設立總理大營,督管征戰與撫卹,監察各地度田令的施行情況。
不過其主要工作還是主管安撫事宜和戰後統籌,至於具體該如何清剿,則由吳漢統領兵馬執行。
但讓李皓有些意外的是,自己也稀里湖塗的被安排了職務,被從太子身邊調走,去協助吳漢徵繳叛匪。
美其名曰青州是袁氏族地,李皓對青州情況更為熟悉,所以讓李皓負責清剿青州叛匪。
而與李皓相對的是,袁慎也被從廷尉府調出,被安排到了太子身邊,協助太子執行度田令。
至於東宮的兵馬衛隊,則被霍不疑給接管了去。
下朝之後,李皓本打算去找太子問問情況的,結果被文帝留了下來。
因此當天李皓也沒法找人確認,只能是先行回府,等待和袁慎來商量。
袁慎問道:“你說陛下這葫蘆裡面賣的什麼藥,怎麼在這個時候突然把你調離了東宮?”
李皓回來得路上便琢磨了一路,隱約間已然有了些想法,說道:“此次議事,陛下依舊讓太子主理度田令,說明陛下對太子得信重並未消減。
在這種情況下,陛下應當不會去消減太子勢力的,否則也不會在我離開東宮之後,又把你塞到太子身邊。
所以我覺得,會不會是霍不疑在搗鬼,讓陛下覺得我對於太子的影響力過大,所以才想把我調離東宮的。”
袁慎聽罷沉默了一會,回道:“這倒是有可能,畢竟今天霍不疑和陛下一唱一和,明顯是提前過的,那他在中間提了一嘴,也是方便得很。
不過若是這樣,倒也不算是壞事,畢竟父親和堂舅父各自分掌一州兵馬錢糧,加上遍佈郡縣的曲氏子弟,以及你我又在朝中擔任要職,花團錦簇之下本就蘊藏危機。
咱們如今還沒有和豐饒功臣分庭抗禮的能力,適當的退上一步也是好的。
現在堂舅父謀求去職進入中樞,你這邊經過這場平叛,多半就會被安排得州郡任職,到時我在太子身邊再韜光養晦一段時間,如此倒是能夠讓其他人放心。”
李皓回道:“這樣也好,不過韜光養晦沒有必要,霍不疑這個人精明得很,你在他面前藏不住的,反而會露怯。
而且有他在前面壓著,你露露鋒芒也沒什麼,反正現在陛下既然把東宮衛隊也交給了他,顯然是讓他把主要精力放過去了。
不過你需要注意,尤其是在我外出任職得這段時間,觀察霍不疑這人得立場是什麼,看他還有沒有和三皇子勾連得跡象。”
袁慎說道:“嗯,我明白的,只是我想霍不疑應該不會再去投靠三皇子吧,畢竟太子為人仁厚,對於他又信重有加,只要太子登基,他眼見著就是位極人臣。
反觀三皇子,以他那性情匾察的性子,就算是霍不疑幫他登上帝位,只怕也未必能一帆風順,他何必如此呢。”
李皓聞言沒說話,畢竟這事從常理上來說,確實霍不疑都不該這麼做。
尤其是在沒有李皓出現的時候,他手掌東宮幕僚、稅報、印信,只要太子登基,那轉頭就能直接專國秉政。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選擇了幫助三皇子,將太子給推了下去。
或許在他心中,有一些是顧念三皇子救他的恩情,但更多的應該還是為國家安穩著想,這麼看確實比起大部分人都要無私得多。
至少李皓自問多半是做不到的,雖然自己不會一心想著改朝換代,但能掌控更多的權力,便能為自己掙取更多主動權,總好過將性命寄託於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