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七百零五章 先秦諸子百家之名家訟師鄧析
說名實相符,很多人理解不到其關鍵所在。如果說任何名從說出來的那一剎那起就註定了有所偏差,名與實難以對應。特別是前年的語法、文字、語音流變之後,往往名與實更是風馬牛不相及。正如這裡用的“風馬牛不相及”一詞,其原意是地域廣大,難以串聯,而在我大明朝則是兩者毫不相關。
除了這種變化,事實上任何一個人說出的名也難以概括事物的全貌的。即使沒有語言變化也不能。即使聖人也不能。因此要做到名實相符才能杜絕被鑽空子。
典型的就是“仁”,當夫子說出仁時,你文字描述的仁與其心中的人總有差異的,與其他人理解的仁也各不相同。最典型的仁的對象包不包括城外的野人呢?就這一個怕是能吵到戰國結束。
正是因為仁的實相當的空洞多變,這就導致幾千年來,很少有朝廷將仁落到實處。口惠而實不至,則是多數狀態。事實上,哪怕到現在大明朝,仁的對象包不包括逃稅到山林的隱居客山人還得吵不清楚。另外你的仁就是我的不仁怎麼辦?比如前朝大元皇帝忽必烈的宰相阿合馬一度想攤丁入畝,廢除丁口稅賦,只收田稅,做到天下同仁。卻遭到蒙古、色目人與漢人貴族士紳豪族的聯合反對,最終身死。目前看來,有些人,還是支持人人得仁,但有的人應該享受更多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