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未晞yz 作品

第三百八十章 中樞制衡之術

 

他知道嬴荷華一貫和李斯走得近。

 

這些年來她的一言一行大致沒有偏離他對法家的認知。

 

因為張良的介入,她的眼神有了些細微的改變,這種改變很熟悉——在二十年前,在呂不韋的門客,墨柒,也有過這種眼神。

 

許梔直言:“丞相洞若觀火。當下時局動盪,我真不該逃婚以成惡名,令六國之人找到機會。”

 

王綰看著她。

 

“不然。”他道,“若如當年秦楚婚盟之定。公主若為楚後,身在楚王室,這於大王來說,或許加棘手。”

 

王綰能這樣說,那麼他就不是單獨來責罵她的。

 

這才把接下來的話道出。

 

“昌平君叛秦牽連著韓國舊部。至此,我想父王大概不再信任羋氏,也不再相信楚國的體系。”

 

大概是因為張良的離開,推動了她的思考。

 

這不是嬴荷華胡思亂想。

 

王綰也有此慮。

 

秦國在滅掉楚國之後,這個古老的對手的倒下,秦國真正開始驚醒——秦國勢必要選擇一條不同於楚國的道路了。

 

關於這條路上樹木的栽種,路基石子的選材……

 

王綰與嬴政之間天然存在著的分歧。

 

“您應該知道信任全在大王。這件事您來問臣,臣愛莫能助。”

 

許梔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王綰的態度。

 

許梔看著他,“我或許不明白。”她注視著王綰,“但或許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數,丞相不要憂慮太重了。”

 

她說不明白,但她的眼睛卻讓王綰忽視她眼中的那種力量。

 

他已年過不惑,都要到知天命的年齡,但他看著嬴荷華,自然而然的道出了這種滄桑。

 

這種感覺讓王綰難以言說。

 

只聽小公主朝他報以微笑之後,又面露出少年人的哀愁。

 

“我沒有嫁給羋猶,想來父王不日便要再為我指婚。而在此之前,王兄的大婚才是第一要事。”

 

王綰和她說話,幾乎不將她當成一般的十七歲少女。

 

“公主想知道上將軍在滅楚後是否回咸陽?”

 

許梔抬眼,在杯盞中注入了清亮的茶水,點了點頭,緩緩開口,“您說,被父王指定坐鎮壽春的人是李廷尉還是上將軍?”

 

楚國地大物博,土地廣袤。

 

這個極其重要的職位。只能由嬴政最信任的人來擔任。

 

李斯出於楚國上蔡,秦國的重臣,對於安撫楚地、通達嬴政的意願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而王翦更是毋庸置疑的重量人物。武功威懾之下,楚地莫敢有反。

 

然而!楚地要安定,少說也要五年。誰去了壽春,也就意味著誰將暫時遠離咸陽的政治中心!

 

這還是一次道路的選擇。嬴政要將這個選擇頭一次公之於眾,莫過於通過此事!

 

嬴政的長公子的婚事在滅楚之前已經定下,這不算個啞謎。

 

王綰試探道:“至於誰在壽春,想來大王心有定數。以臣之見,上將軍得大王倚重。然而上將軍熟掌軍務,其擔憂自身政才之備,該會力薦李廷尉。”

 

“至於公主的婚事。”

 

王綰久在咸陽,因而道聽途說間得出一個結論。

 

他純粹覺得檄文上寫小公主喜歡張良是無稽之談。

 

張良當少傅的時候,她十來歲在芷蘭宮就把張良整得夠嗆,而且她在邯鄲的時候還捅了別人一刀。張良與秦有恨,為人端直,不大可能對嬴荷華有好臉色。

 

他又在想,李賢該算青梅竹馬。可她在龍臺宮前絲毫沒管人死活。這回和他逃婚之後,她既不想辦法和嬴政說想要嫁給李賢,她也沒有找李斯尋求幫助。以至於李賢被活生生打了五十杖……又被罰去了蜀郡一帶。

 

……

 

王綰驀地想起一句也還好幼時的話。

 

——御史要是不給我蒙恬,我就跑去雍城找父王。

 

王綰轉而道:“……難道公主逃婚,是因為意屬蒙恬?”

 

哪知她聲調忽然抬高。

 

“相國怎會有如此可怕的想法?!”

 

“我之前在陳郢就聽淳于太傅說我與楚王天作之合……難道相國也在其中?”

 

“亂點鴛鴦譜,也不是您這樣說的!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昌平君。”

 

嬴荷華小時候就能唬住王綰,長大了,更能把王綰嚇得夠嗆。

 

昌平君讓魏咎求娶永安,然後就從相國的位置上下去了。

 

永安這個性格,普通人絕對招架不住!

 

“臣惶恐。”

 

只見她毫不減少頑劣的本性,看著王綰滿頭大汗之後,笑道,“我與相國說笑。”

 

王綰沉吟,言歸正傳,“雖然公主是為秦國所慮。但宗室見公主行跡有失,恐怕不會輕易鬆口。”

 

“臣想公主不必太過憂心,大王不會讓公主受到絲毫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