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茶米酒 作品

第312章 誰更真

 百里開外,響著一個虔誠的蒼老嗓音。

 冥河姥姥飛了一圈,觀望大地上的景色。

 佛像似乎完全無視了正在侵蝕幻境的黃泉之水,聲音中含著笑意。

 那一男一女,男的如清貧書生、女的白衣美貌。

 對抗佛像的冥河姥姥,突然感受到自己的另一份意念。

 冥河姥姥心頭一跳。

 等到黃泉之影,從蘇寒山的影響下襬脫,重歸於冥河姥姥的掌控。

 “這是……”

 冥河姥姥心頭微亂,察覺到對方這一手的神妙之處,非同小可。

 千鈞一髮之際,她直接空手一抓,五指的每一個指甲尖,卡在那劍身的不同裂縫之中,都恰到好處。

 冥河姥姥也感受到了自己越來越多的意念。

 歐陽千辛萬苦殺出重圍,才帶著受傷的妻子回到鄉中,妻子舊傷難愈,不久便去世,他心灰意冷,整日渾噩,有心報復世道,也不知從何著手,五內如焚,就將兒子託付給老家人撫養,外出參禪訪道,希望能夠得到開解。

 只見周邊一切崩裂的幻境,驟然定住,維持在所有執念惦記的那個場景。

 瘋僧叫道,“與她交戰的,莫非就是為白一子治傷的那位,看起來是剛突破到雙災境界,身邊又無法寶,形勢不妙啊!”

 八大名僧中有五個,都只是繼承禪宗少林前輩們傳承下來的淨土,但也有三個是自修而成,實力非同凡響。

 這個幻境,原來不是單一的幻境。

 群山之間,冥河姥姥發出一聲震天的嚎叫。

 歐陽方丈這話一出,眾人臉色皆變,都以為事情不好。

 “好妖孽,你在這裡為非作歹……”

 佛音在高空之中拉長迴盪。

 “全憑心意用功夫……”

 “不必了。我們已經是全力催動木棉袈裟,但還有這百里之遙,無論如何是趕不及的。”

 其實他自己覺得,說穿了也是一文不值。

 剛才她跟劍客交手的時候,周圍的幻境從協力變成排斥,足以說明,整個幻境依然產生了退化。

 他平日默默讀經,默默練武,向老家寫些書信,很少高談闊論,舌辯佛法。

 ………………

 不對!!

 這個劍客現身的時候,不但意氣豪邁,靈光銳利,而且周圍的環境都隱隱有拱衛他、幫助他的姿態。

 冥河姥姥不怒反笑,笑聲妖嬈。

 應該是引了持劍道士過來之後,不敢進入破廟,藏在外面觀望,連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

 當真天地皆同力,萬眾齊一心。

 冥河姥姥心中暗忖:“這小子固然年輕,卻是善戰,修為不淺,自然也能意識到這些利用黃泉之影搭建的幻境,不那麼如臂使指。”

 心要細而膽要大。

 他扶著夫人,輕撫夫人的肚腹,夫人也含笑看著他,取笑丈夫的失態,語氣輕柔,似乎都怕驚擾了肚子裡的孩子。

 他年輕時候,習武參軍,一心要殺敵報國,結果在邊軍中被監軍所誤,一場慘烈廝殺,同伍失散,冰天雪地,掙扎求存,扒了遼軍的衣服保暖。

 也有那文士,手邊牽著一個小孩,笑道:“你在這裡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幾個橘子。”

 滾滾煙塵裡面,殺出一個身材不高,但濃須如鋼針,意氣豪邁,仗劍在手的俠客。

 儒道佛雜各家思想,說穿了也就是個修身養性,先求心能自主,心能解脫。

 他年輕氣盛,與一個遼人女子互生情愫,娶妻生子,就想要帶妻子回鄉祭祖,結果路過宋遼邊境,巧遇兩支隊伍交鋒。

 可仔細一瞧,就能發現那些人都只是在重複寥寥幾個動作、幾句話,或哭或笑,週而復始。

 “似生似滅的黃泉念頭,很快就會脫離他的蠱惑,所以他必然要抓緊時間,強引幻境之力,嘗試來損我精神。”

 劍刃旋轉亂飛,斬的地面條條裂痕,斬的空中雲霧稀薄。

 可是今天,歐陽方丈看著坐在山峰上的那道人影,看著站在黃泉之門上的團團幻境。

 有貌如古猿的乾瘦老者,當街搭臺說書,手上拿著短棍,便於繪聲繪色,表演自己故事裡的動作,嘴裡卻只是說:“我床頭箱子裡面……箱子裡面……裡面還有一方玉硯、一套孤本,要交給六兒。”

 寶劍得到這天地景象的變化加持,金光大放,分化成數十把劍影,破空尖嘯,殺向冥河姥姥。

 劍客大喝一聲,五指一張,寶劍脫手飛出,並指掐訣,只見風雲急走,快如奔馬,落葉席捲,飛沙走石。

 “黃泉本性,是他們臨死時一點脫離身體、最自主、又最放不下的心思,寄希望於世間真有黃泉忘川,輪迴轉世。”

 每一條長袖,都能蕩飛好幾把長劍。

 瘋僧道:“我看這位似乎也懂佛法,不如把木棉袈裟借他一用,我們再往南海去……”

 最終他在少林駐足,領略佛法,剃度出家,竟後來居上,越過了同輩師兄及眾多師叔長老,接任了方丈之位。

 現在這個幻境還歸蘇寒山掌控,雖然呆板,但妄圖在裡面捉迷藏,躲避對方攻勢,也不現實,終須會上一會。

 街道上的每一批人,在裂縫中去看,都出現了不同的場景。

 說一千道一萬,蘇寒山終究是要空手,對抗擁有兩千多尊密魔空神子的妖王冥河。

 裂縫已經蔓延到了破廟之外,從一男一女身邊擦過。

 現在輕而易舉被察覺邊界,一來,是因為冥河姥姥境界高深,二來,也是因為構成這個幻境的念力,在運行之際,比較死板。

 “好妖孽,你在這裡為非作歹,殘害無辜,今天被我找上門來,竟然不逃!!”

 在遼國邊地生活一段時間後,接觸遼人,他才發現,原來這裡大多也是漢人,言語習俗沒有太多不通之處,甚至就算契丹百姓,本身也是水深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