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

 運9的總設計師梁紹修正站在常浩南旁邊,一邊溜著圈一邊向後者介紹目前的試飛情況: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在惡劣氣候條件……或者嚴格點說,是在雨天或者雲層這類大溼度環境下飛行時,明顯能感覺到新發動機的噪音和振動幅度比正常情況下更大,而且油耗情況也會相應變差。”

 “雖然從數據上看,這些都沒有超過手冊規定的波動範圍,但是如果批量裝備部隊的話,可能會影響到普通飛行員同志的操作信心,而且燃油效率的巨大波動,也會影響運輸任務安排的靈活性。”

 考慮到普及性問題,訓練大綱並不會要求大多數飛行員具備特別強的自我挑戰意識。

 因此相比於每天在刀尖上跳舞的試飛員群體,作戰單位更換新裝備後所需的適應期明顯更長。

 而且受到裝備特性本身的影響也更大。

 比如在近些年大量換裝三代機的過程中,航空兵部隊的原則就是儘量保證用殲10換殲7、用殲11換殲8、再用替下來的殲8換殲6。

 運輸機飛行雖然沒有戰鬥機那麼刺激,但因為需要執行的任務形式更加多樣化,所以大批量換裝也絕不是個輕鬆的任務。

 “這個情況我知道……”

 常浩南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意外,只是平淡地點

了點頭:

 “01批渦扇20原型機的間冷器集成在靜葉片上面,所以溼度過高的空氣在經過之後會凝結出大尺寸水滴撞擊更靠後的動子葉片。”

 “雖然我用鐵基材料保證了足夠的剛度和喘振裕度,但一方面還是會影響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也會增加發動機重量……軍用運輸機或許還能不太在乎這些,但未來如果想要民用的話,這個問題是必須要克服的……”

 軍用飛機在每次起飛之前都會有專業參謀軍官進行任務規劃,但民航飛機的航線可都是幾乎固定的。

 如果發動機的油耗波動太大,那趕上某個大溼度、低溫、逆風飛行的日子,萬一按照航空業慣例預留的額外燃油支撐不到目的地,麻煩可就大了。

 說著話的功夫,二人已經繞到了飛機左側。

 幾名制服款式和航空工業集團明顯不一樣的技術人員正站在一部檢修型架上,準備對這臺編號為20201、剛剛完成了首次飛行的新批次發動機進行維護。

 常浩南示意梁紹修靠近兩步,然後抬起手指向風扇後面高壓壓氣機的部分:

 “02批次發動機雖然沒有對基本結構進行修改,但是在三組間冷器的入口前面分別增加了一套凝水控制模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可以明顯改善你剛才描述的那種情況。”

 如果羅羅公司的那位理查德·帕特里奇先生也在現場,那麼聽到這段對話之後想必會非常驚訝。

 因為常浩南剛剛輕描淡寫的,正是他此前認為“難以在航空發動機上得到解決”的核心難題……

 “所以,今天的試飛過程中特地安排三次穿雲飛行,也是為了驗證這個新的……呃……控制模塊?”